第356节(1 / 1)

师徒二人练到亥时初才从后山下来,殷乐已累成狗。

李氏一家搬回来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夜归的师徒俩夜里能够洗了澡再回房睡觉。

灶间热了一大锅水,师徒俩一人一桶热水,一个在老的淋浴房,一个去后院新建的淋浴房,匆匆洗完战斗澡后,院里的灯全部熄灭,一切归于宁静。

睡过去之前,秦瑶脑子里还在思考着明早要如何转移村民们的仇恨。

想着想着,放弃了。

明日事明日再想,会周公去也!

一夜好眠,秦瑶睡到了自然醒。

凌晨时分殷乐出门挑水的动静也不知是习惯了还是真的太困,她压根没听见。

秦瑶起来时,家里的牛车和马车都已经架好停在大门外。

兄妹四人特意换了一身方便行事的凉快麻衣,正在把他们要带的东西往车上搬。

家里几对箩筐都带上,能多装些稻谷回来,少跑两趟。

还有算盘和秤,这可是最重要的物件,万万不能落下的。

笔墨纸砚都装在二郎的书箱里,整个书箱往车上一塞,拍拍手,这才回来吃早饭。

今日早饭做得清淡,白粥配小菜,炎热的早晨能来上这么一口,舒服一整天。

早饭吃完,母子五个外加一个殷乐,一块儿出门。

殷乐赶马车带着二郎三郎四娘。

大郎自己赶着牛车,秦瑶不是太放心,跟他同坐一车到村井,发现小少年牛车赶得有模有样的,便放下心来。

“路上慢点。”秦瑶叮嘱。

几人笑应着,稳稳驶离刘家村,向镇上驶去。

秦瑶看着他们驶远,直到不见人影,这才收回目光,定了定心神,开始干正事。

从里正那抄来的征税文书展开,涂上家里带来的稀粥,略吹吹,趁着那股粘糊劲,把文书贴在村里告示栏上。

村民们围聚过来,关心问:“村长,是粮税文书吗?”

见秦瑶颔首,围聚过来的村民就更多了,人们围着告示栏,识字的便读出文书上的内容给其他村民听。

秦瑶站在一旁,时刻做着补充。

当看见村民们知道今年增加粮税,大受震惊准备来质问自己时,秦瑶抢先喝了一声:

“我知道大家都很急,但请大家伙先别急,听我说!”

村民们全部朝她看了过来。

秦瑶被一双双饱含愤怒和不解的眼睛包围,硬着头皮一本正经的谴责道:

“都怪里正瞒得紧,要不然我也不至于昨夜从镇上回来才知晓朝廷增加粮税的事,害得大家伙这般没有准备,受了委屈”

村民们眼中的不解瞬间变得清明,大气的冲秦瑶说:“不怪村长您,要怪也是怪里正,这般天大的消息竟也瞒着,临了才来说,搞得大家伙都不高兴!”

远在镇上的里正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喷嚏,奇怪的看了看头顶火辣的烈日。

不冷啊,怎么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呢?

中秋节

秦瑶凭借着甩锅,成功引导村民们把不满情绪都发泄了出来。

毛撸顺了,税收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。

其实对老百姓们来说,朝廷政令只要不是过份到让人活不下去的程度,他们从来不敢反抗。

所以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忿、委屈,但在强大的皇权压迫之下,该上税还是上税。

顶多每个村会出那么几个反骨,给村长们制造出那么一点点小麻烦。

比如缺斤少两的,又比如以次充好的,以及耍赖说听不懂人话拒不执行的。

总之,这些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每年都要闹上一场。

往年老村长管事,年纪大了没那么多精力,也只得先由着他们闹腾,等大部分粮税收齐后再处理。

但这种办法得到的结果太随机。

秦瑶绝对不允许自己办事的时候有人给自己添堵。

于是从收税正式开始的那一天开始,便先去了去年那些不听话的几户,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’,半天不到就结束了战斗。

刺头被拔光,后续就顺利多了。

村里祠堂在税收节点还得充当仓库,秦瑶在祠堂门口摆了桌椅和秤,每天第一个到,最后一个走。

连着守了三天,秦瑶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,她可不能把自己晒中暑,全村村民还等着她来带领呢。

于是乎,傍晚吃完晚饭便背着手在村里溜达。

成功抓来五个步了刘季后尘的村溜子,摁在祠堂门口,给本村长好好干!

什么?

不会写字不会看秤还不会算数?

“你们要不要看看村长我的拳头有多大?”秦瑶邪笑着倚靠在竹椅上转了转手腕。

五个不业青年吓得再也不敢说一个不字,学!现在就往死里学!

忙碌中,中秋节到了。

村中稻田里的稻子收了九成,只剩下一些偏远田地里的稻子还没收回来。

这段时间老天爷一直很给面子,没有下大雨。

这对老百姓来说,便是难得的风调雨顺丰收年。

中秋节这日,家家户户都停下来歇了一天,文具厂也放了一天假。

人们把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拿出来,全家聚在一起,庆祝这难得的快乐时刻。

老宅那边叫秦瑶一家过去一起过节,秦瑶拒绝了,今年她要在自家好好过一次中秋节。

“我们来做月饼吧!”秦瑶兴致勃勃道。

三郎立马响应:“阿娘,我要吃月饼!”

四娘嫌弃的瞅了小哥哥一眼,“馋死你算了。”

可转向阿娘时,又换了一副期待神情,“阿娘,你会做月饼?”

见大郎二郎,还有殷乐都好奇的看过来,秦瑶两手一摊,“不会。”

众人:“”

“但是有人肯定会。”秦瑶来到厨房门外,“噗呲噗呲”试图引起正在忙着和面的李氏注意。

李氏又不是聋子,早就听见母子几个在院里的说话声。

好笑的回头道:“洗手,等我把面和馅料弄好就端到堂屋里来,大家伙一起做。”

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,嗷嗷叫着冲到洗水槽前排队洗干净手,冲进堂屋里等着。

秦瑶和殷乐也开心的问:“我们能帮点什么忙吗?”

李氏不客气的吩咐起来,“夫人去生烤炉,乐小姐你把堂屋的桌子收拾出来,我这边马上好。”

师徒俩重重一颔首,得令!

等堂屋和烤炉都弄好,李氏这边的原料也备好了。

众人聚在堂屋,开始跟着李氏学包月饼。

用到家里的模具时,大郎和四娘兴奋的拿起这些模具介绍:

“这是我们去年和阿旺叔一起做的梅花模和福字模!”

说着,忽然情绪低落下来。

秦瑶抬头一看,兄妹四个加上一个小来福,全都是一副思念模样。

“怎么了?想阿旺了?”她好笑问。

五个孩子嗯嗯点头,阿旺叔已经走了好久了。

秦瑶轻松一笑,“算算日子,下个月他们应该就回来了,很快的。”

四娘突然想起自家的怨种爹,担心嘟囔:“也不知道阿爹这次还能不能考倒数第一。”

二郎无语。

三郎小小声,“妹妹,你可以盼着阿爹考倒数第二嘛。”

“都别嘀咕了,李姨一个人都快要把月饼全部做完了。”大郎无奈提醒道。

至于阿娘和乐师姐,一个比一个不中用啊,看那馅料都要从饼皮里炸出来的几个梅花月饼,大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

小少年专门分出一小碗馅料放到师徒二人身前,“阿娘,乐师姐,你们两自己去一边玩吧。”

殷乐惊喜:“真哒?”

秦瑶瞪了徒弟一眼,指着她面前的炸皮月饼,“你这做的都是什么东西,不知道细粮精贵?等烤出来这些你都给我吃完!”

殷乐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,师父您要不看看您手里的月饼有多稀烂?

当然了,这话是不敢说的。

师父就是天,师父说啥就是啥,替师父背锅乃徒儿之幸!

自己给自己洗完脑,殷乐重重一点头,“师父放心,徒儿会吃完的。”

秦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,孺子可教也。

放下手上模具,“没几个了,留给你们年轻人多锻炼锻炼。”

说罢,撤走回屋,光明正大的躺着。

最新小说: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入戏(作者:妄鸦)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[清穿] 渣尽四海八荒,遍地都是修罗场 重回九零:签到系统带我躺赢 诱捕之下[gb] 嫁三次仍完璧,不如守品质活寡 雪地微仰 陪房丫鬟